TOGAF基于能力的规划之六 - CBM和流程架构

TOGAF基于能力的规划之六 - CBM和流程架构

CBM和流程架构存在着天然的联系。在IBM提出的企业总体架构方法论中,CBM和流程都是描述企业总体架构的不同视图。流程可以表示为业务组件相互协作、有序执行的活动。组件可以表示为众多具有同类特征的流程的集合。
对于业务设计,流程模型是当今使用的主要模型,但如果将其用作唯一模型则有很多缺点。缺点甚至会随着复杂性而增加。如果流程发生变化,由于复杂性,通常无法重用。
流程是企业业务活动的内建特性,无论企业是否开展流程管理,流程都体现为“存在即合理”。CBM能够促使企业的流程整合为既能为组织发挥独特作用,又能作为单独实体运行的业务组件,将企业变成一个由不同业务模块组成的网络,每个模块中都包含一系列彼此关联的活动,并促使企业从单条的流程优化向流程整体优化发展,并最终形成整个企业层面上的全局优化的趋势。
1 CBM和流程架构的区别
二者核心功能不同,CBM聚焦于业务块层面的业务设计和业务变革,目的是提高业务的专业化水平;而流程架构是描述业务构成,主要指导业务流程的梳理,提供结构性框架。
二者描述层面不同,CBM定义每个业务组件的五要素,包括价值、资源、需要的活动、业务治理、提供的业务服务;
流程架构重点定义末级流程的要素,包括活动、岗位、表单、制度依据等。
CBM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业务组件化,通过业务的模块化设计,为企业的应用架构、数据架构提供同样的模块化输入,实现企业架构设计的纵向传递和上下对准。企业通过CBM实现了业务组件化以后,还要详细分析业务组件的交互,而这个的基础就是业务流程交互。通过分析业务组件的交互,既能够为建立企业的业务流程体系提供输入,也能够通过分析业务组件之间传递的业务对象,为数据架构元数据模型定义提供指导。
2 CBM中间的业务组件和流程架构的流程组关系
要看关系,需要先看一下CBM元模型,在元模型中,可使用业务流程管理(BPM中“流程分解”和相关术语中的语言来理解活动的范围和粒度。APQCPCF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框架。一项CBM活动大致相当于与一项PCF活动的粒度相同的运营;即流程的第4层描述。

CBM所建议的模块化要求业务构件间解耦。就业务活动来说,就意味着活动不应该重复出现在不同构件中,它们之间不应该跨CBM构件相互依赖。这个原则隐含之意是,活动只能基于其所属单个构件的专有资源,创建出其有用的产出。

一个业务构件包含多个活动。一般来说,一张CBM行业或企业地图可能总共包含300-700个活动。

通过上面的分析,我们可以得出,CBM和流程架构在业务域层是一致的,在业务活动层是重合的。如下图所示。
 
业务组件是企业业务功能的划分,并且为了实现专业化发展,针对不同的业务都采用面向对象的切分原则。例如针对战略规划业务能力(业务域),需要根据企业不同的规划对象,切分为企业整体战略规划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、科技发展战略规划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规划等。
流程是面向特定的业务目标,将输入转化为有价值输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。流程组是流程的集合,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集成原则,也可以采用面向过程的集成原则。当流程组采用面向对象的原则时,和业务组件的划分一致,二者是相同的。当流程组采用面向过程的方式时,二者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。
仍以战略规划业务能力(业务域)为例,采用面向过程分解时,流程组可以划分为:战略分析、战略决策、战略规划制定、战略规划实施、战略规划调整等。
无论流程架构还是CBM,只要在划分时按照“高内聚低耦合”的特征,体现出清晰的业务逻辑与主线,满足MECE原则,这两者就能在形式上实现统一。
按照面向对象的方式切分不同的流程,这样可以把不同的流程归纳为业务模块,不仅能够基于流程的角度考虑业务的接口、角色、岗位、输入输出等因素,还能按照业务组件的方法考虑资源、治理、服务等因素,综合使用二种业务分析方法,推进企业的专业化和柔性化发展,对接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的设计和实施。
当然,有的流程不适宜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分类,那么采用面向过程的原则切分的流程组,因为流程组之间的接口联系较强,无法实现“低耦合”的特点,在与业务组件对应的时候,需要通过对流程组中的流程进一步分析,提炼共用流程及其活动,形成业务组件,实现业务组件和流程组的多对多的关系。

HuangLitchi